我們正處於資訊爆炸的年代,任何時候也可以透過各種電子產品連到互聯網。我們無時無刻也在接收不同的資訊,可是當中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的?
商人的宣傳方式
我們最常見的宣傳方式就是網站上的各種宣傳橫額,經過長時間的訓練,我們在瀏覽網站時已經懂得自動過濾(無視)網站上的廣告,所以商人知道現在於網站上刊登廣告的效用開始越來越少,而他們為了宣傳自已的產品一定會想盡辦法進行推廣。
現在他們已經將宣傳轉移到內容,由於內容是商人為了宣傳自已的產品而製造,所以往往都含有虛假及誇大。另外他們還會聘請「網絡打手」不斷地在網絡上給予產品正面的評價,最終令消費者受騙。
時間久了,這種宣傳方式令我們開始懷疑互聯網內容的可信性,長期下去我們將無法判斷內容的真實性,更可能慢慢地連對內容也失去信心。
對互聯網的依賴
我們已經慣性地到互聯網搜尋資料,並且已經形成了一種依賴。有研究發現經常使用搜尋會令自已變笨,在搜尋時我們的大腦並沒有進行分析就已經取得答案,而當我們已經習慣有問題時就進行搜尋,不再為問題進行思考,導致大腦長期關閉,到最後我們就越來越笨了。
所以我們不要太依賴搜尋互聯網的內容,如果可以的話先自已進行思考及嘗試,到最後如果還是找不到答案才進行搜尋,找到答案時再花點時間分析及思考,這樣知識才會真正進入自已的腦袋。
互聯網上的資訊正不斷地以幾何級數增加,而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內容我們並不知道,只知道現在使用內容來宣傳的方式漸漸普及,相信以後我們需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判斷內容的真實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